小心糖炎 !! 自由基導致慢性發炎
小心糖炎!! 自由基導致慢性發炎
◎文/鄒博士醫藥諮詢團隊 鄒尚勳 台大藥學博士
根據2023年中央社報導,台灣的糖尿病盛行率是亞洲之最高的國家,有兩百多萬人深受糖尿病的威脅,每年以2.5萬人的增加趨勢持續增加中。糖尿病初期幾乎不會有任何的症狀,到了中後期才開始有體重消瘦、多尿、尿糖、口渴的症狀出現。這時的血糖控制已經相當困難,當病程進展到腎臟破壞、視神經、末梢神經就幾乎不可逆,如果發生感染預後也會相當不好。
高血糖負荷來自於身體的代償
即便現在有這麼多的藥物可進行血糖控制,但是對於糖尿病的治療,即使血糖已控制到一定的範圍,但似乎無法逆轉糖尿病的諸多併發症。主要的原因是高血糖狀態造成的細胞傷害,持續性的發炎性損傷造成。
持續的高血糖,將會導致粒線體過度運轉,產生活性氧化物。身體為了及時消耗大量的血糖,會提升細胞能量工廠粒線體的運作,應付突高的血糖。持續的高血糖,能量運轉將不堪負荷,導致不完全反應,游離出大量自由基。
好的血糖控制與不好的血糖控制
這樣的機轉就好比使用天然氣,如果氧氣供應足夠,熱力是穩定並且呈現藍色火焰。當缺氧造成燃燒不完全,不僅會產生致命的一氧化碳,有害碳化的粒子量也會直線上升。長期過高的血糖將會造成不完全反應的狀態,產生大量傷害細胞的超氧化合物、自由基,持續破壞細胞造成發炎病變。可以比較完全與不完全糖質燃燒的差異
糖+氧氣完全燃燒=> 能量+二氧化碳
在一般生理狀況下,血糖會透過糖轉運蛋白進入細胞內,在細胞內透過系列的糖解酵素作用進行分解,把糖質轉成更小的能量物質丙酮酸,丙酮酸會進入粒線體轉換成能量與二氧化碳。這就生理的糖質燃燒反應,透過呼吸的氧氣、進入身體的糖質,氧化燃燒後轉換成能量與二氧化碳。
過量糖+不完全燃燒 =>能量+ 過氧化物
當糖質過多時,粒線體會提高能量代謝的效率,目的為降低糖質,預防糖質的傷害。然而持續的高血糖狀態,糖質代謝的能力長時間過負荷下,反而造成破壞使得細胞無法更有效的代謝。原因在於,為了代謝過量的糖質,粒線體會同時提高生產驅動反應電子供應量與氫離子濃度梯度,過度的提升反應驅動的狀態,反而使得呼吸鏈的電子傳遞無法正確給予受體轉運,轉運給了氧分子,進而產生了大量的過氧化物(super oxide),過氧化物同時會進一步破壞粒線體內膜造成滲漏,結果並無法提升糖質的代謝效能,反而降低了能量的輸出,並產生大量自由基的傷害。
過氧化物導致系列的發炎病變
過氧化物、大量自由基在細胞內造成生化代謝途徑嚴重出錯,活性氧、游離自由電子持續破壞細胞下,同時會造成細胞損傷發炎、最終破壞死亡。未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狀態,氧化的狀態就會持續進行,小至細胞破壞、器官損傷、最終危及生命。避免糖尿病造成的發炎損傷,控制好血糖是第一要務,選擇低碳、避免精緻糖造成的糖質過量減少粒線體壓力,補足營養、維持優良作息、運動,提升生理自然的抗氧化酵素系統如對活性氧直接作用的超氧歧化酶( SOD )、過氧化氫酶( catalase, CAT )、過氧化酶( peroxidase, POD )等,減少過量糖質的破壞是避免糖化損傷的關鍵。
◎關於鄒尚勳 藥學博士
台灣大學藥學所博士
鄒博士醫藥保健相談所YT 主持人